真空自耗電弧爐熔滴控制原理與實現
真空自耗電弧爐(簡稱自耗爐)可以熔煉鈦、鉬、鋯、鈮、鎢等活性或難熔金屬及其合金,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開始用其熔煉不銹鋼、工磨具鋼、軸承鋼、高溫合金等材料。自耗爐熔煉的材料具有同質性高、致密性好、沒有宏觀偏析,幾乎沒有微觀偏析等優點,因而被廣泛應用于航空、航天、能源、交通等領域的材料生產。
1.真空自耗爐熔煉原理
如圖1所示,真空自耗爐是在真空度小于60μbar情況下,利用直流產生的電弧放電產生高溫,迅速熔化預制好的金屬自耗電極而實現金屬重熔的。真空重熔是一種在完全惰性條件下進行的工業精煉過程。
精煉發生在電極下端(陰極)和錠子頂部的金屬熔池(陽極)之間,鋼液在水冷銅坩堝中凝固再結晶。鋼錠逐漸形成的過程。
自耗爐的主要優勢在于水冷銅結晶器中錠子的受控凝固,從而產生出冶金特性優異的均勻的材料。通過爐內抽真空和4000 - 5000oC電弧溫度下氧化物的分解實現脫氣和清除原材料中的非金屬。經過自耗爐重熔的材料殘留氣體含量低、清潔度高、冷、熱加工性能優越、橫向機械性能大大提高。
2.真空自耗爐的恒熔速熔煉
要想通過真空自耗重熔獲得高品質的材料必須實現錠子的受控凝固。其重要一環就是自耗電極的受控恒熔速熔化。
研究表明,當電弧放電產生的溫度足夠高時,在自耗電極(陰極)底部會形成1-2mm厚的熔化金屬薄膜,在表面張力和重力的作用下逐漸形成熔滴,然后在陰極和陽極之間的縫隙搭橋形成短路,流過短路熔滴的強大電流產生洛倫茲力,在高密度電流和洛倫茲力的作用下發生熔滴爆裂,細小的金屬液滴全方位噴射,最終大部分傳遞到金屬熔池。